“中国不同意,交易黄了”,美半导体公司收购失败,还倒赔10亿元 虹国际 据《日经亚洲》3月31日报道,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应用材料,从2019年就开始计划收购日本国际电气公司,然而因为没有得到中国的批准,这家美国公司不仅收购失败,甚至还要倒赔10亿元的违约金。 
根据国际反垄断法规定,只要打算收购的企业在别国有业务,就需要当地反垄断监管部门的批准,若想完成收购案,需要所有业务国的批准。 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美国公司的收购计划,除中国以外的各方都已经“开了绿灯”,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宣布予以无条件批准,美国的反垄断部门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。 整整9个月,中国的反垄断监管部门都没有批准这项交易,导致美国的收购期限被延长了3次。3月29日,应用材料再度发布声明正式宣布了这一收购案的结果,因为中国不同意,导致美国与日本国际电气的交易已于3月19日正式终止。 
对于收购失败,应用材料CEO迪克森表示难掩失望之情,但他表示该公司正加速扩展客户路线图,推动公司的利润增长,以及维护其技术领先地位。随后,日本国际电气公司社长平野博文表示,希望以后该公司能有机会单独上市。 分析人士指出,这场收购案的失败,是中美科技竞争的结果。为了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,美国率先采取措施,限制中国使用美国半导体芯片制造工具,甚至是一直遵守美国法律、合规运营的企业也难逃被美国列入了“实体清单”的结果。 
美国的举动引发了中国的担忧,随后,中国开始收紧出口规则,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想要收购别国公司,却因为无法通过中国的反垄断审查而作罢。 2016年10月,美国高通公司宣布收购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,因为报价高达440亿美元,甚至被称为“电子科技行业最大并购案”。 2018年1月中国的监管部门突然宣布介入,将审查截止时间延长到了2018年10月14日,6个月之后,高通不得不宣布了放弃收购的决定。 
2016年特朗普上台之后,美国奉行“美国优先”,在对华政策上发生了巨大变化,从合作大于竞争,演变成了竞争大于合作。 美国多次针对中国出台制裁措施,限制中国的发展,半导体产业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重要部分,已成为了中美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正所谓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,中国并非没有反制美国的方法,中国用行动证明,我们有底气对一切损害中国的利益的行为说“不”。 文/薏仁
|